欢迎光临扑克王官网下载!
联系电话:0577-62891398关于举办新能源项目(风电、光伏、储能)全流程市场开发及投融资策略全景解析培训班的通知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各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积极地推进以风电、光伏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力求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转型。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及与之相关的投融资政策成为了业内焦点。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包括风电、光伏相关政策、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政策,以及保障性并网项目和市场化并网项目等。这些政策的颁布,不仅为新能源项目提供了制度支持,也推动了新能源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和创新。
与此同时,2024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2024〕39号,为“十五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加强重点领域和行业碳排放核算能力,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碳达峰后,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中和目标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对各地区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的碳排放管控要求,健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
电力市场的改革和绿色电力交易的推广,为新能源及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挑战。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发改能源〔2024〕1128号)和《国家能源局 配电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国能发电力〔2024〕59号)及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 年)相关通知文件,为保障新能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随着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新能源投融资模式也在不停地改进革新,涵盖了股权投资、银行贷款、绿色债券等多种形式的资本运作。这不仅为新能源项目的融资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也推动了新能源产业链的全面升级。在项目开发层面,光伏、风电、储能等项目市场的开发日益成熟,开发模式多元化。利用政策支持的同时,企业要结合市场需求,不停地改进革新项目开发模式以获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 通过这次培训,学员将全方面了解新能源高水平发展的政策背景,掌握最新的投融资模式及其效益评估方法,学习各类新能源项目市场开发的实战技巧。培训内容将结合最新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和实务操作,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全面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的平台,助力企业在新能源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
北京中建政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3月在广州举办新能源项目(风电、光伏、储能)全流程市场开发及投融资策略全景解析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八)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水平发展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24〕44号)及其解读
(九)《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发改能源〔2024〕1128号)及其解读
(十)《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87号)及其解读
(十一)《国家能源局 配电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国能发电力〔2024〕59号)及其解读
(五)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及新能源REITs产品
(七)典型省份新能源参与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的收益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7)碳排交易技术(碳配额的核定/碳配额分配/节能评估和碳审查/CCER碳排信用指标)
2.集中式光伏项目开发(山地/沙戈荒/渔光互补/林光互补/农光互补/滩涂光伏/海上光伏)
(1)集中式光伏项目获取渠道(投资+EPC/ 招商引资/PPP/EOD)
(2)光伏用地指标和地类(光伏方阵用地指标/变电站及运营管理辅助楼用地/集电线路用地指标/场内道路用地指标)
(4)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与地方政府合作协议避坑案例分析(成功案例和风险案例)
(8)分散式风电项目(土地类型/环保/规划/安评/水保等手续)第三方手续办理
白建华:中建政研专家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职教授。中国节能协会常务理事、节电与绿色电能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电力改革发展30人论坛”成员,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咨询专家。曾任国网能源研究院总经济师,兼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中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学会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并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能源互联网工程技术应用专委会主任等。在能源电力行业各单位、传统非电央国企、企业党校、培训中心等进行授课、演讲数百场,得到普遍认可。
张存彪:中建政研专家委员会专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专家库专家、曾任中国太阳能产业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新能源产业协会理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湖南航天天麓新材料检测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总经理。出版《光伏电池制备工艺 》《光伏产品工艺》《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太阳能光伏技术概论》《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设计》《光伏电站建设与施工》《硅片加工工艺》等新能源行业著作。在光伏行业培训500多场次,为新能源行业培养了5万多名行业技术人才。
2.各地电力、发电、电网、能源、平台公司等业主单位从事新能源项目管理、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等有关部门人员;
3.各大央企及各区域指挥部、相关单位从事市场开发、投融资、法务合约、新能源相关业务负责人和骨干员工。